夏季猕猴桃病虫害防治要点

阅读 1540
2025-05-09 15:33 广东
 
夏季是猕猴桃病虫害高发期,需重点防治椿类、蚧壳虫类、大青叶蝉、棉铃虫等害虫。以下为主要虫害的危害特征、形态图片及防治方法。

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

绿盲蝽

危害:刺吸嫩叶和幼果汁液,导致叶片破损、果实畸形。
防治

萌芽前喷 3 - 5 波美度石硫合剂,消灭越冬虫卵。

落花后喷噻虫嗪、氟啶虫胺腈等药剂,抑制其繁殖。

蚧壳虫

危害:以桑白蚧和草履蚧为主,它们寄生于枝干,吸食树体养分,导致树势衰弱。
防治

5 - 6 月用氯氰・辛硫磷等药剂喷洒,破坏其外壳,毒杀虫体。

间隔 5 - 7 天再喷一次,确保彻底清除。

蝽类(茶翅蝽、斑须蝽等)

危害:放出臭味,刺吸汁液,使果实品质下降,甚至脱落。
防治

人工捕杀或利用糖醋液诱杀,减少虫口密度。

喷氯氰菊酯、啶虫脒等药剂,触杀成虫和若虫。

大青叶蝉

危害:吸吮汁液,造成叶片黄化、枯萎。
防治

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,降低繁殖基数。

喷杀灭菊酯、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药剂,毒杀若虫和成虫。

棉铃虫

危害:蛀食花果叶芽,严重影响果实产量和品质。
防治:喷阿维菌素、氯氟氰菊酯等药剂,重点防治卵期和初龄幼虫,防止其蛀入果实。

斑衣蜡蝉

危害:刺吸主干枝叶,削弱树势。
防治:在 1 - 2 龄期喷阿维菌素、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药剂,此时虫体抗药性弱,防治效果佳。

红蜘蛛

危害:吸食叶片汁液,导致叶片发红脱落,影响光合作用。
防治:萌芽前喷石硫合剂,减少越冬虫源。6 - 8 月连续喷扫螨净等药剂,控制其种群数量。

夜蛾类

危害:吸食果实或啃食叶片,造成果实腐烂、叶片残缺。
防治:利用黑光灯或糖醋液诱杀成虫。喷阿维菌素、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,杀灭幼虫。

防治原则

预防为主,综合防治:结合农业防治、物理防治、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多种手段。

抓住关键防治时期:如害虫的卵期、若虫期,此时防治效果最佳。

合理轮换使用药剂: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。

结合物理和生物防治方法:如使用诱虫灯、释放天敌昆虫等。

注意事项

喷药要均匀周到:确保叶片、枝干、果实等部位都能接触到药剂。

注意药剂安全间隔期:避免农药残留超标。

高温天气避免中午喷药:防止药剂挥发过快,影响药效,同时避免操作人员中毒。

保护天敌:如草蛉、瓢虫等,维护生态平衡,减少害虫发生。

作品及评论仅代表作者本人,天天学农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
评论(0条)

这里还没有评论,成为第一个发表意见的人吧!
尊重他人,文明发言
喜欢 1
0
2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