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农场避坑!别把“自然教育”做成野外活动】 [吧唧R]周末,某幼儿园组织孩子和家长们去一个森林学校体验“自然教育”,然而全班20几个人,到岗的却只有7个,大部分家长缺席的理由是“去年去过”。[黑薯问号

阅读 407
2024-11-20 09:42
【农场避坑!别把“自然教育”做成野外活动】 [吧唧R]周末,某幼儿园组织孩子和家长们去一个森林学校体验“自然教育”,然而全班20几个人,到岗的却只有7个,大部分家长缺席的理由是“去年去过”。[黑薯问号R]因为好奇,我找了一位家长深聊了一下,她说:“那地方太远了,光坐大巴去都得一两个小时,不安全;再说没啥好玩的,挤挤叉叉的,干啥都得排队,去体验一回就行了。” [微笑R]我疑惑地问:“这毕竟是集体活动嘛,而且你孩子去年在这不是玩得挺开心吗?”她回复说:“我孩子,只要不在教室里,上哪玩都开心。再说那不就是迷宫、滑梯、吊桥嘛,哪儿都有,真没必要花着钱还跑那么远。” [吃瓜R]对于现在城市的家长们来说,60多公里远吗?200多元多吗?这些都不足以让自己的宝贝错过有趣的集体活动。真正让他们放弃这里的理由只有一个,那就是不值得。 [暗中观察R]在6个小时的全程参与之后,我有些理解没来的家长们了。整个活动过程和课程安排,简直是槽点满满。比如进入这个森林学校的路上,四周都是鲜花盛放,[石化R]但为了“行军纪律”,孩子们不准停留,不准摸、闻,更没有时间问问这些都是什么植物,只能机械地往前走。 [皱眉R]再比如打地鼠游戏,本来孩子们非常喜欢。但为了安全,负责“打”的孩子们只能蹲在洞口“守株待兔”,不能撵着洞里的“地鼠”跑,因为这样有可能掉下洞去[哭惹R]最后算是草草结束。 [抠鼻R]还有“迷宫寻宝”活动,在环节设置上过于简单。将糖果随随便便洒在壕沟里,别说“埋”了,连“藏”都没有。导致跑在前头的孩子,一下子“挖”到十几颗宝物,而许多“入戏太深”的孩子,因为在花精力寻找“线索”走的比较慢,几乎一个宝物也“找”不到[可怜R]直到引导师着急的提醒他们:不要挖了,不要挖了,快去找吧,没有埋在土里!就在路中间摆着!这才让家长和孩子们恍然大悟,一个个飞快的奔跑起来...... [再见R]这样的自然教育课程,没有教学目标,没有沉浸,没有启发,没有五感调动,甚至没有什么精神层面的引导,它其实就是一场“野外活动”。[叹气R]所以,才有大部分家长,不愿意再次来到这里。 [doge]可以预见,这样的“野外活动”,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,可能都会很“火”,因为它符合我们目前的“实际情况”,能为庄园带来大量的生意和人流。[微笑R]然而,这种割韭菜式的引流,却很难不停的“割”下去:人流量上去了,服务质量和体验感下来了。[吃瓜R]而且,没有任何“科技含量”,它的可替代性太强了。 [斜眼R]你觉得呢? #农场 #自然教育 #研学旅行 @薯队长 @日常薯 @小红书成长助手
https://static.ixuenong.com/pxn/uploads/prod/thirdfile/2024/11/d3033abc4b146e30f7f000780dc6413d.jpg
作品及评论仅代表作者本人,天天学农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
评论(0条)

这里还没有评论,成为第一个发表意见的人吧!
尊重他人,文明发言
喜欢 3
0
0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