蓝莓钻枝虫蛀枝干,需综合防控

阅读 237
2025-09-07 23:14 北京
蓝莓钻枝虫(钻心虫) 基本信息 蓝莓钻枝虫属鳞翅目木蠹蛾幼虫,主要种类为东方木蠹蛾,2年一代(少数1年一代)。幼虫活动期3-10月,成虫4-7月羽化(最晚至10月),寿命3-10天,昼伏夜出且具强趋光性。幼虫钻蛀枝干木质部,破坏水分/养分运输通道,成虫产卵于树皮裂缝、伤口或腐烂树洞边缘。 危害症状 • 枝干损伤:被害枝干中心中空,木质部结构破坏,导致枝条衰弱、枯萎、死亡;枯枝下可见红色颗粒状虫粪,叶片平展无病斑(区别于病害)。 • 全株影响:大面积爆发可致整株甚至果园毁坏,严重影响蓝莓产量与树势。 识别特征 • 幼虫形态:体长5-8cm,初孵幼虫乳白色,后渐变为黄绿色或棕褐色,体表具细毛,钻蛀枝干后形成直径2-3mm的圆形虫孔,孔口堆积虫粪。 • 成虫特征:蛾类成虫翅展4-6cm,前翅灰褐色带深色斑纹,后翅浅灰色,触角丝状。 • 为害痕迹:受害枝干易折断,横切面可见蛀道呈蜂窝状,木质部变黑腐朽。 防治方法 1. 农业防治:秋冬季修剪被害枝并集中销毁;清园减少虫卵越冬场所;避免枝干机械损伤。 2. 物理防治:4-10月悬挂黄色诱虫灯诱杀成虫;羽化期(4月中下旬)使用性诱剂干扰交配。 3. 化学防治:初期用氯虫苯甲酰胺+噻虫嗪+嘉美红利1000倍液淋根灌根;发现虫孔后注射5%高效氯氟氰菌酯100倍液并封堵孔口;避免花期用药以保护蜜蜂。 4. 生物防治:释放寄生蜂等天敌;使用苏云金杆菌(Bt)或甘蓝叶儿核心剁角体病毒等生物农药。 5. 综合管理:控制氮肥过量使用,增强树势;定期检查枝干虫孔,早发现早处理。 提示:钻心虫钻入枝干后防治难度剧增,需以“预防为主,综合防控”为核心策略,结合多种措施降低虫口基数,保障蓝莓安全高产。

https://st-static1.ttxn.com/forums/2025/09/07/17572580533597.png https://st-static1.ttxn.com/forums/2025/09/07/17572580548822.png
作品及评论仅代表作者本人,天天学农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
评论(1条)
寿星桃小巧
2025-09-17 13:50 重庆
喜欢

这虫真够呛

回复
尊重他人,文明发言
喜欢 2
1
0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