蓝莓枝枯病真菌致,枝枯叶萎花果落,选抗病种清园加药剂防控

阅读 176
2025-08-19 23:04 北京
蓝莓枝枯病 一、基本信息 蓝莓枝枯病是由葡萄座腔菌、拟茎点霉等多种真菌引发的毁灭性病害,在我国北方暖棚及南方高湿地区流行。病原菌通过花芽、皮孔、气孔及修剪伤口侵入维管束,全年均可侵染,形成两次发病高峰:冬春换季(花芽萌动期)和夏季采后修剪期。高温多雨是病害爆发的主导因素,北高丛蓝丰、杜克等品种高度感病,南高丛及兔眼品种抗性较强。 二、危害症状 初期表现为枝条顶端或腋芽处出现紫红色圆形病斑,迅速扩展为梭形斑,中央灰白色、边缘紫红色。病斑环绕枝条后,上部叶片黄化枯萎,花朵果实干枯脱落。严重感染时,基部分叉部位木质部变褐坏死,整株枯死。夏季高温期,受害叶片呈棕色卷曲,枝条呈束状枯萎。 三、识别特征 1. 病斑特征:红褐色至紫红色,边缘清晰,后期中央灰白、表面密布黑色分生孢子器。 2. 传导特征:木质部一侧先褐变,向髓部扩展,导致水分运输受阻。 3. 环境关联:暖棚升温期、采后修剪期及连续阴雨后高发,病株周围可见菌丝体在残体上越冬。 四、防治方法 1. 农业防治:选用南高丛薄雾、兔眼杰兔等抗病品种;休眠期修剪减少伤口,剪刀消毒后使用;增施有机肥,控制氮肥用量,避免枝条徒长。 2. 物理防治:冬季彻底清除病枝落叶,减少越冬菌源;暖棚通过开闭风口控制湿度,上午升温至30℃排湿,下午维持22℃。 3. 化学防治:春剪后喷施80%波尔多液,采后修剪期用戊唑醇+吡唑醚菌酯混合液;病斑初期刮除后涂抹苯甲嘧菌酯+嘧霉胺药剂,间隔3天、7天、14天各一次。

https://st-static1.ttxn.com/forums/2025/08/19/17556158843034.png https://st-static1.ttxn.com/forums/2025/08/19/17556158851733.png
作品及评论仅代表作者本人,天天学农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
评论(4条)
散尾葵飘逸
2025-08-30 04:18 湖北
喜欢

病害防控需科学

回复
凝霜
2025-08-25 22:02 四川
喜欢

病菌作祟枝枯萎

回复
菊韵悠
2025-08-24 05:03 福建
喜欢

蓝莓枝枯病真菌致,枝枯叶萎花果落,选抗病种清园加药剂防控蓝莓枝枯病真菌致,枝枯叶萎花果落,选抗病种清园加药剂防控

回复
商陆
2025-08-22 07:56 广西壮族自治区
喜欢

真菌害

回复
尊重他人,文明发言
喜欢 1
4
0
1